什么是早教,0-3岁早教的意义,0-3岁早教的意义

什么是早教,0-3岁早教的意义

1、什么是早教,0-3岁早教的意义

什么是早教?BBunion国际早教认为早教是人一生中接触的最早期的教育。人的智力80%以上是在0-3岁期间得到开发的;50%以上的好习惯、好性格也是在这期间养成的。所以早教对宝宝今后非常的重要。

0-3岁早教的意义

2、0-3岁早教的意义

早教这两个字现在越来越流行,早教就是针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最近这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教育方法,早教是根据0-6学龄期儿童的敏感发育特点,进行有意识的教育,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使宝宝身心和智力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目前最受年轻父母欢迎的一种宝宝教育方法,0-3岁早期教育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婴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的开始,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生活习惯、性格等,0-3岁的宝宝大脑发展很快,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所以很多家长都抓住婴幼儿发展的这一时期进行早教就是这个原因。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国外很早就流行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教育从出生就开始,他们一致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美国心理学家把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早期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宝宝三岁后就进入了幼儿时期,是早期教育最佳时阶段,想宝宝长大以后有良好的人生发展,家长就要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对婴幼儿进行有意识的早教,因为现在社会需要多智能的人才,提前培养,让宝宝有更强的竞争力。

音乐、艺术、感统教育在0―3岁早期教育中意义

3、音乐、艺术、感统教育在0―3岁早期教育中意义

“音乐感统”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作曲家陈泽铭教授所创立的。“音乐感统”指将感统训练游戏化,同时与特定音响形态的音乐进行融合,集趣味性、愉悦性、审美性、增效性为一体的感统训练体系。 在国际上,Music Sensory Integration一词主要指的是传统音乐治疗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将音乐与专指的感统训练完全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陈泽铭教授创立的“音乐感统”则是根据感觉统合训练的原理与动作、感受特性,根据联觉原理,为各种训练项目创作音响形态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将音乐完全与感统训练相融合,而不是在感统训练中播放某些背景音乐这种简单相加的方式。它应用到一部分音乐治疗的原理和手段,而又不局限于音乐治疗。 音乐感统训练中,由于所配套的音乐都是适合小朋友欣赏的音乐,而且训练活动中加进了欣赏环节,使孩子们在训练的同时加强了音乐审美能力。 联觉是人类共有,又非常重要的思维环节,联觉的发达与否,直接决定思维的灵敏度。但是这一种心理现象同时又需要激发。由于音乐感统的音乐音响形态和动作形态的对应性,从而又能激发孩子们的联觉,使孩子们的思维敏捷度得以提高。想要更透彻的了解关于宝宝成长的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孩子送到早教中心,有更合适的学习和教养,家长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与孩子相处bbu国际早教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提高孩子的智力等发育。 音乐感统从多种感官的信息输入出发,设计以音乐游戏为基本形式的训练方法,贯彻了多重感官联动的教育理念,使不同的孩子都能从各自的智能强项角度感知和认知事物,所以,音乐感统又体现了多元智能观的科学性。 音乐感统作为一种手段,丰富了音乐治疗和音乐养生的形式。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4、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1做好胎教,打好基础,2出生后,进行认知训练,随教随学,3玩中学,学中玩,4学习有几个关键期,0-3岁是一个关键期,错过了会遗憾终生的.。

0-3岁研究早期教育家庭环境与语言的意义在哪里

5、0-3岁研究早期教育家庭环境与语言的意义在哪里

3岁以前婴幼儿的大脑发展的黄金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迅速期,更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人格、性格发展的奠定期。所以要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父母的语言示范作用非常大,要给孩子讲有益的故事,搞好与孩子的交流对3岁以前儿童的心理、生理成长都有重要作用。

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6、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早期教育的意义

1、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

2、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3、对婴幼儿生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6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0-3岁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婴幼儿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我国新修《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相衔接。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 三岁前儿童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主动性 强烈的生存意识 幼儿从出生就具备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存发展有利的行为。 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儿童从出手以来就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蒙特梭利) 不可思议的心智能力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展出来,就阻碍了其良好的发展。(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存在,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蒙特梭利) 儿童智慧的开端始于六种感觉:视、听、嗅、触、尝、操作。 视觉:看,手眼配合。 听觉:听,触及中枢,反应行动。 味觉:尝,酸甜苦辣。 触觉:触摸,越丰富越好。 操作:好奇和好动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动手,在不同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高,情绪就能得到满足,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孩子在一生中的最初几年获得的经验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大脑的发育,早期教育越丰富大脑的效率越高,其获得的每一份经验都会强化大脑的神经细胞,成为永久的记忆。 凡是主动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得意的神情自然流露,发脾气的机会也少。 二、发展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三、发展的差异性 形成的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遗传基因(不起决定因素)

2、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父母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四、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联性 生理主要是身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完好无损,才能使儿童逐步建构起完美的完整的心理世界。 心理行为的发展多通道的吸收外界信息,可促进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心情愉快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生理发展相辅相成,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发展关系越密切。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