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0-3岁儿童英语启蒙早教游戏,怎么玩能让孩子感兴趣?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哪些重要性?

有哪些0-3岁儿童英语启蒙早教游戏,怎么玩能让孩子感兴趣?

1、有哪些0-3岁儿童英语启蒙早教游戏,怎么玩能让孩子感兴趣?

游戏为0~3岁婴幼儿成长发展中主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贯串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早教教师和父母所重视,并多多少少在早教机构和家庭中进行着。但怎样和宝宝做游戏,怎样在游戏中能更积极有效地促进宝宝多元的发展,是早教机构和年轻的父母们想迫切研究的问题。 和宝宝做游戏,怎样让宝宝能在快乐又有益的游戏中健康成长这一课题比较有研究,因而对0~3岁婴幼儿游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总结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 一、 追求自然,顺应宝宝的发展。 ※ 当宝宝想自己玩时就放手 在婴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给宝宝们准备了许多的游戏材料,并根据婴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了多种玩法。但事实上,当宝宝接触到一种新的材料,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玩法和探索的方向,而对于老师设计的游戏,他们有时也不感兴趣。此时,有些教师和父母就着急的打断孩子自己的思路,急着把孩子拉入到预先设计的游戏中来,使孩子又哭又闹,这就违背了自然,自主的游戏原则。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探索的方向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碰到的困难是什么,自然温和的加入宝宝的探索,并对宝宝每一次的尝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当他们对游戏材料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的探索搞一段落后,父母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宝宝的游戏,挖掘游戏材料潜在的教育能量,使宝宝对同一材料的游戏产生新的灵感和兴趣。 ※ 在进行指导时要顺应宝宝的发展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到0~3岁婴幼儿阶段的发展变化的速度之快,阶段性之短,有时甚至是一个星期,宝宝就有了质的发展,任何违背宝宝发展规律的游戏都会失去光彩,是浪费宝宝的时间,更严重点是延误宝宝的发展。如有的父母想让自己的宝宝发展的更超前一些,在宝宝该爬的时候,训练宝宝走,殊不知爬是促进孩子多项身体技能和感觉统合较好的一种手段,错过了爬的时机,对宝宝来说是一种损失,而当他不会走的时候,事倍功半的和宝宝做走的游戏,更是违背了婴幼儿发展的规律,游戏不当的话还会对宝宝的骨骼生长带来副作用。 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发展设计一些游戏,但0~3岁婴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是有着他们自己的兴趣点,我们更多的是要提供丰富有益的材料,让宝宝在各中刺激中接受信息,让宝宝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发展。维果斯基也曾说过:三岁以前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学习的。我们在和这一年龄段宝宝做游戏时,不能刻意的追求一个什么目标,以自身的想法去束缚和限制孩子,要求他们学这学那,对三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爱怎么玩,就让他们怎么玩,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能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 追求随机,抓住宝宝的兴趣点。 ※ 善于发现宝宝的兴趣点 如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托班的孩子跟随教师散步寻找春天,到了公园老师想带着宝宝去看柳树,引导孩子去找刚钻出嫩芽的小草以及小小的花苞,可没等老师介绍春天美丽的景色,有的已在青青软软的草地上打起了滚,有的学着小兔蹦蹦跳,有的干脆躺在草地上晒起了太阳,孩子们的兴趣点根本就不在寻找春天,当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宝宝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自由自在的和大自然亲近,似乎更像是在享受春天。此时教师就有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必须根据宝宝们兴趣安排活动计划。我们何不让宝宝在这么美的环境中走走跳跳跑跑呢,何不就让宝宝来玩玩“小白兔吃青草”、“美丽的花蝴蝶”,引导孩子去感受鲜嫩的小草,美丽的花苞,春天也许就在宝宝们的玩耍中被发现了。 ※ 当宝宝有兴趣时就推一把 了解宝宝,理解宝宝,在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及时加以引导是随机教育的核心点。生活中的一切对婴幼儿来说都是神秘的,有趣的,值得探索的。他们会对任何人和事情产生兴趣,但宝宝的兴趣又可能被更多更新的刺激所转移。因此,他们的对一种游戏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父母和教师就必须善于且能及时发现宝宝游戏的兴趣点,再加以指导。例:2岁的孩子拿着一袋果冻想吃,当妈妈拆开包装袋后,宝宝一下子被这么多的果冻所吸引,把玩着果冻,宝宝的妈妈及时发现了宝宝的这一兴趣点,马上和宝宝玩起了果冻数数游戏:“你有一个,我也要一个”,“我还要一个”,“我还要两个”,“你两个,我两个,我们一样多喽”,“来我们给果冻宝宝排排队吧”,“呀,哪个果冻宝宝和大家排的不一样呀”“我们让果冻一对一对做成好朋友吧”……。通过妈妈的参与指导,宝宝玩果冻的兴趣更高了,宝宝对此游戏乐此不疲持续了将近10分钟,不知不觉中,宝宝对“1”、“2”、“许多”“一对”等数有了初步的概念,宝宝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在这样的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妈妈的随机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她给宝宝带来的快乐,也积极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哪些重要性?

2、0-3岁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哪些重要性?

1、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

2、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3、对婴幼儿生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拓展如下: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6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0-3岁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婴幼儿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3、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早期教育的意义

1、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

2、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3、对婴幼儿生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6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0-3岁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婴幼儿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我国新修《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相衔接。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 三岁前儿童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主动性 强烈的生存意识 幼儿从出生就具备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存发展有利的行为。 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儿童从出手以来就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蒙特梭利) 不可思议的心智能力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展出来,就阻碍了其良好的发展。(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存在,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蒙特梭利) 儿童智慧的开端始于六种感觉:视、听、嗅、触、尝、操作。 视觉:看,手眼配合。 听觉:听,触及中枢,反应行动。 味觉:尝,酸甜苦辣。 触觉:触摸,越丰富越好。 操作:好奇和好动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动手,在不同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高,情绪就能得到满足,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孩子在一生中的最初几年获得的经验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大脑的发育,早期教育越丰富大脑的效率越高,其获得的每一份经验都会强化大脑的神经细胞,成为永久的记忆。 凡是主动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得意的神情自然流露,发脾气的机会也少。 二、发展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三、发展的差异性 形成的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遗传基因(不起决定因素)

2、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父母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四、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联性 生理主要是身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完好无损,才能使儿童逐步建构起完美的完整的心理世界。 心理行为的发展多通道的吸收外界信息,可促进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心情愉快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生理发展相辅相成,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发展关系越密切。

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4、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早期教育的意义

1、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

2、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3、对婴幼儿生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6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0-3岁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婴幼儿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我国新修《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相衔接。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 三岁前儿童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主动性 强烈的生存意识 幼儿从出生就具备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存发展有利的行为。 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儿童从出手以来就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蒙特梭利) 不可思议的心智能力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展出来,就阻碍了其良好的发展。(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存在,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蒙特梭利) 儿童智慧的开端始于六种感觉:视、听、嗅、触、尝、操作。 视觉:看,手眼配合。 听觉:听,触及中枢,反应行动。 味觉:尝,酸甜苦辣。 触觉:触摸,越丰富越好。 操作:好奇和好动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动手,在不同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高,情绪就能得到满足,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孩子在一生中的最初几年获得的经验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大脑的发育,早期教育越丰富大脑的效率越高,其获得的每一份经验都会强化大脑的神经细胞,成为永久的记忆。 凡是主动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得意的神情自然流露,发脾气的机会也少。 二、发展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三、发展的差异性 形成的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遗传基因(不起决定因素)

2、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父母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四、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联性 生理主要是身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完好无损,才能使儿童逐步建构起完美的完整的心理世界。 心理行为的发展多通道的吸收外界信息,可促进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心情愉快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生理发展相辅相成,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发展关系越密切。

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5、0-3岁儿童重复行为对早教的启示是什么?

早期教育的意义

1、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开发智能。

2、对婴幼儿心理发展产生良好影响。

3、对婴幼儿生理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早期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在国外,许多国家很早就提出了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智力的开发。新西兰早期教育提出:教育要从出生开始。秘鲁、加纳等国家把0-6岁教育已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他们认为: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0-3岁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3岁以前大脑发展最快,婴幼儿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是口语、数字逻辑概念掌握的关键期,是行为、性格、人格发展的奠定期。 我国新修《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相衔接。早期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之一。 三岁前儿童发展特点: 一、发展的主动性 强烈的生存意识 幼儿从出生就具备有主动生长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存发展有利的行为。 观察周围一切事物(儿童从出手以来就具有吸收性的心理--蒙特梭利) 不可思议的心智能力 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展出来,就阻碍了其良好的发展。(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具备自我发展的积极力量,儿童这种与生俱来的“潜在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存在,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蒙特梭利) 儿童智慧的开端始于六种感觉:视、听、嗅、触、尝、操作。 视觉:看,手眼配合。 听觉:听,触及中枢,反应行动。 味觉:尝,酸甜苦辣。 触觉:触摸,越丰富越好。 操作:好奇和好动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动手,在不同的活动中享受快乐,在不同的操作中感受到满足,能力得到提高,情绪就能得到满足,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孩子在一生中的最初几年获得的经验丰富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大脑的发育,早期教育越丰富大脑的效率越高,其获得的每一份经验都会强化大脑的神经细胞,成为永久的记忆。 凡是主动发展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得意的神情自然流露,发脾气的机会也少。 二、发展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极为有序 以运动领域来说: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步一步的有序的完成。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反射练习0-1个月 动作重复1-4个月 偶然的目的4-8个月 目的--协调8-10个月 尝试--错误反应10-18个月 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关键期 0-2岁,动作的发展 0-3岁,口语发展 0-4岁,视听觉的发展 4-5岁,学习书面言语 5-6岁,掌握词汇能力 3-5岁,音乐能力反展 3岁是记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6岁掌握数概念的关键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3岁前是孩子学习、掌握各种行为能力的时期) 0-3岁的敏感期及其特征

1、外在的秩序感;场所、顺序、拥有物、习惯、约定。

2、内在的循序感

3、精神大额秩序感(秩序破坏,精神不逊,发脾气)

4、语言的敏感期(听、表达、语言、词、句子)

5、朝向独立的敏感期(独立。自主)

6、感觉器官的敏感期(视听嗅、味、触)

7、筋肉运动协调发展的敏感期(走、爬、)

8、社会化发展的敏感期 在敏感期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各项发展要求,提供相应的发展条件。使教育的最佳期不能错过。在这个时期,孩子最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 三、发展的差异性 形成的差异的原因

1、不同的遗传基因(不起决定因素)

2、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父母的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特的相互作用模式等。 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相互间的差异会更明显。 四、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联性 生理主要是身体、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心理行为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生理机能完好无损,才能使儿童逐步建构起完美的完整的心理世界。 心理行为的发展多通道的吸收外界信息,可促进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心情愉快也能促进身心健康。 心理、生理发展相辅相成,年龄越小,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发展关系越密切。

0-3岁早教的重要性问卷

6、0-3岁早教的重要性问卷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个递减规律。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和开发,就可能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有80分能力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60分能力的人。早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不可逆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孩子施以早教。 早教的目的简单地说有6点:

1、促进大脑发展和身体成长,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身体越来越灵活;

2、促进感觉统合,使孩子在入学后具有最佳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孩子的适应力、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孩子具备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

5、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辨别是非,具备一定的生活管理能力,特别是时间管理能力;

6、懂得保护自己,能避开危险,抗拒诱惑,记住主要的电话和家庭地址,知道危急时如何求助。 教什么?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这里,我只能提出几个要点作为讨论的依据:

1、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有效刺激,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加速连接。 孩子是否聪明,决定在0至6岁期间的大脑发展。大脑皮层布满着无以计数的神经元,但只有在有效刺激下神经元才会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这个连接过程,0至3岁最为活跃,没连接的神经元就会很快报废,而在6岁以后,大脑的成长就逐渐平稳,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小。 那么父母怎样协助孩子修炼出一个更聪明的大脑,就成为早教的第一个目标。怎么教?拿什么教材来教?必须记住:这绝不是老师教学生,一个说,一个听!其实就是引导宝宝做一些活动或和宝宝做些游戏。换句话说,不同的刺激作用,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及教学法。

2、 有规划地引导孩子通过各种动作类游戏,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心智成长。 宝宝锻炼身体的目标和作用都和成人不同,所以机械式的早操或激烈的跑步都不适合,基本上要通过不同的游戏来进行。那么怎么锻炼?在科学化的设计下,通过动作类游戏来促进及改善肌肉张力、前庭系统及侧化发展,加速感觉统合和左右脑神经回路的连接,直接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

3、 通过竞赛类游戏、操作性游戏或活动、实地观察和体验等方式来进行认知教育。 这些游戏或活动,在进行上决不能按照一教一学的教育模式进行,而是让孩子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概念,使用新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力,促进了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和表达力,在这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意义,提高了沟通能力。

4、 通过游戏和生活体验,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管理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适应环境、利用资源和避开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为了玩得尽兴,孩子们也自觉地做好时间管理和养成珍惜游戏器材、玩具的良好习惯。 上述四个方面,都可以称为早教,它有几个特点: 负起早教责任的“老师”是爸爸妈妈; 我用杜曼早教的教材。

相似内容
更多>